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研究 > 阳光私募面临后创业时代人才烦恼

阳光私募面临后创业时代人才烦恼-1

2012年08月09日 11:07    来源:搜狐财经    王晋添

正如一部大戏需要“领衔主演”、“主演”、“配角”等一系列角色一样,一个兴旺的资产管理公司显然也需要“公司老总”、“副总”、“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骨干研究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长江证券8.89-0.12-1.33%”、甚至“研究助理”等一系列人才角色。

  不过纵观2008年以来的阳光私募行业,除了资产管理规模和公司家数持续高速扩张外,绝大部分一线、二线的阳光私募公司都在维持着“个别关键人物”掌握绝对话语权的独角戏时代,而诸多私募标榜的多元化人才团队,事实上也只能停留在宣传册页上。

  是什么捆绑住了阳光私募的步伐、让大大小小的公司一直停留在“独角戏”时代?

  “独角戏”模式是主流

  中国的阳光私募是一个“投资决策高度集中化”的行业,至少目前看事实就是如此。

  纵观整个行业,绝大部分的公司团队都是一至两位核心人物主导着投资大局,无论是这些公司管理大至百亿、或是规模小至千万,投资业绩依赖某位“绝对权威”的公司比比皆是。

  大如规模近百亿的重阳投资的裘国根、泽熙投资的徐翔,或如行业骨干级的星石投资的江晖、淡水泉投资的赵军,再往下到20亿以下级别的源乐晟的曾晓洁、尚雅的石波,或是过去两年业绩冒尖的呈瑞投资芮崑、金中和曾军,及至几乎一人担下投资大任的博颐投资的徐大成。目前业内的主流模式是“投资核心负责制”。

  投资核心负责制的特点是,公司创始人、身兼管理岗位(总经理或董事长)、投资总监,几乎所有的产品基金经理集于一身。

  以好买基金的第三方数据为例,源乐晟13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都是曾晓洁一人、淡水泉的29只产品中有28只的基金经理为赵军、武当投资20余只产品的投资经理都是创始人田荣华、中睿合银16只产品的投资经理都是刘睿。这些都是业内发展较为出色的私募公司。

  甚至规模大如重阳投资,也是公司创始人裘国根兼任了旗下所有10只私募产品的基金经理,当然重阳已经安排了其中6个产品有兼任的其他基金经理,显示其已有团队考虑。不过一些渠道反映,他们更相信“裘总”的能力,也相信是他在主导重阳的投资大局。

  投资核心负责制有莫大的好处,比如投资决策效率最高、产品业绩波动度一致,若考虑所有产品都有公司主打的创始人兼任,对于公司市场营销也有很多的好处。

  但负面风险同样明显,比如公司业绩系于一人之身。在三年前的一个论坛上,一位投资人曾经向一位知名基金经理出身的私募大佬提问:“如果你身体突然不行了?谁来保障你们公司的产品业绩。”

  大佬张口结舌,不能回应。

  “次核心”人才难求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这句话对于目前的阳光私募是恰当的形容词。

  但请注意,此处难求的是“将”,不是“帅”。

  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在创业团队以外的“次核心人才”往往是目前私募创业的最薄弱地带。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的基金经理团队大多数和其创始人股东的名单高度重合,此外的投资骨干,往往难于引进和留住。

  并非没有人尝试“多基金经理机制”,但前例显示,这条路付出的代价不小。

  2009年的私募业绩冠军公司“新价值”曾经是多基金经理制的代表。投资总监罗伟广、基金经理唐雪来,还有黄云轩等的业绩当年都很出色,一度包揽行业前列。但同富贵难,从成名的第二年开始,新价值的团队开始散伙,部分骨干出走,另立山头。其后新价值又补入多位业内的高手,再其后,渐渐的,新价值的产品管理权集中到了投资总监罗伟广手中。如今,新价值产品的业绩,在不少人眼中,已是罗伟广一人的风格和表现了。

  另一个艰难尝试的例子是理成投资,其创始人程义全曾任职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研究总监、长江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汉唐证券研究所所长等职。理成显然是很早就开始尝试多基金经理制。从公司的第二个产品开始,程义全就让另一位基金经理杨玉山“上位”担纲基金经理,但此后的理成一直困扰于两位基金经理业绩差异过大、投资者抱怨较多的问题。去年,理成引入广发基金的专户投资经理田晓军,这个业绩差异问题更明显了。今年以来,甚至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也出现非常大的业绩差异,矢志坚持的理成依然在压力下。

  类似的业绩差异问题,也曾经困扰2011年的业绩冠军呈瑞投资,甚至一些被业内高度评价的多元化团队,如朱雀的身上。一位第三方的基金分析师认为,只要有明显业绩差异,投资者都会有看法,这是避不过去的问题。而其中最具杀伤力的问题则是,“是否存在不同产品间的利益输送?”

  呈瑞投资的几期产品在去年下半年曾经出现了业绩差异,投资者质疑上一度尖锐。“差异的原因比较简单,就是后几期产品成立较晚,没赶上前几期的好品种。”公司创始人芮崑说。同时他也坦承,确实在一些产品中给了其他基金经理一点分仓,这也构成了业绩差异。表态“尊重投资者想法”的呈瑞,今年以来调整了做法,业绩的同步性开始提高。可想而知,分仓——培养的机制,实施肯定更慎重了。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当前页:1 [1] [2]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