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企业视窗 > 金龙精密:资本运作迷雾重重

金龙精密:资本运作迷雾重重

2012年08月08日 02:21    来源:同花顺网    王晋添

理财IPO研究组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24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刊登了招股说明书,拟申请发行14000万股新股,并于上海交易所上市,上市后总股本56000万股。该公司主要从事精密铜管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电解铜的销售业务。金龙精密自预披露招股说明书以来,一直以来质疑声不断。

  经过再次细致梳理其招股书之后发现,在河南金龙逐步私有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资产运作,而这些资产运作过程可谓疑点重重。此外,其资金状况也让市场普遍感到担忧。

  公司高管低成本获得股份

  在2003年9月28日,无氧铜厂召开办公会扩大会议,决定将持有河南金龙的所有股份转让给新乡众生和曹县新宇。显然,作为无氧铜厂厂长、董事长的李长杰,两位副厂长周永利、冯方以及总会计师兼财务部长的冀学峰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股份的受让方,新乡众生和曹县新宇事实上都只是作为发行人职工委托持股的受托方而起。而在其中,最大的得益者也就是李长杰们。

  本次的转让价格被定为2.07元/股,依据则是河南光大财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9月26日出具的《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书》。该报告评估基准日为2002年12月31日。依据该评估报告,河南金龙净资产账面值为19699.63万元,调整后账面值为19731.45万元,净资产评估值为12394万元,较调整后账面值评估减值7337.45万元(为固定资产评估增、减值差额)。

  而这显然是相当不合理的!首先,净资产的7337.45万元减值,已经相当于其净资产37.25%,如此巨额的减值究竟是如何在短短九个月中形成的,招股说明书中并无交代。因此究竟是人为刻意做低还是真有其事是第一大疑点。其次,为何不采用更新的财务数据作为评估基准,比如2003年中期数据?第三,在评估时,为何只计算减值而不计算增值部分?

  而事实上,在2003年12月的最终转让时,价格被调整为3.195495188元/股,也证明了原先2.07元价格的不合理性。

  但蹊跷的是,同样在2003年12月的另一次股权转让,已被证明大大低估的不合理价格2.07元却成为了转让价格,国有企业豫新机械以此价格转让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

  2006年2月,金龙股份再次发生股权转让。新乡经投、新乡众信、新乡起重分别将其持有金龙股份的股权转让给曹县新宇,转让价格为1.21元/股。而此次的股权转让并未经过资产评估,因此这一价格的合理性大大存疑。而此次股权转让后之后,金龙股份的全部100%的股权已经全部归新乡众生和曹县新宇所有,也就是成为个人所有。

  而在这一系列的股权运作中,有一点是其招股说明书中没有做出解释的,那就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动用的资金并不是一个小数,以李长杰为代表的管理层的巨额资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显然也是需要其日后做出解释的。

  资金链紧绷靠借贷度日

  金龙精密资金状况并不理想。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5亿元,相比2009年、2010年的3.63亿和10.55亿元,已经恶化。

  招股书透露,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金龙精密流动性资产总额分别达到75.83亿元、98.09亿元和104.24亿元,对应的流动性负债总额分别为80.81亿元、106.75亿元和120.59亿元,对应的净营运资金(流动性资产总额-流动性负债总额)分别为﹣4.98亿元、﹣8.66亿元和﹣16.35亿元。

  净营运资金测量按照面值将流动性资产转换成现金清偿全部流动性负债后,剩余的货币量。净营运资金越多,意味着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可能性越大。而反观金龙精密,经营运资金净额持续为负,这表明金龙精密已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到2011年的资金缺口已高达16.35亿元。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一旦无法通过银行借款获得资金,金龙精密将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招股书坦陈,铜加工行业企业对资金需求普遍较大,公司为满足经营需要,筹借了金额较大的短期债务。

  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看出端倪。招股书数据表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负债合计分别为90.30亿元、113.76亿元和123.71亿元,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18.01亿元、17.28亿元和18.19亿元,对应的债务资本比率(负债合计/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5.01、6.58和6.80。企业的债务资本比率不应该大于1.5。若债务资本比率大于1.5,说明企业的债务负担过重,已经超过资本基础的承受能力。

  招股书显示,金龙精密在募集资金用途中有一项为偿还部分银行贷款,涉及金额达7.5亿元,这在A股IPO中少之又少
 

相关阅读:



中色地科IPO上市被爆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