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投资要闻 > 融资类业务式微

融资类业务式微

2016年02月28日 09:55    网站管理员007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信托行业似乎正在遭受严重的人才流失困境。经济形势的不乐观让信托行业部分传统融资类业务难以维系,信托“民工”纷纷转战似乎已成为某种行业共性。可是,说起信托行业出现“离职潮”,中部某信托公司高管李华(化名)并不服气。“每天各处转过来的简历一大堆,怎么会担心离职潮呢?”

 

在李华看来,离职潮的说法并不恰当,因为大多数离职员工仍然在行业内流动,只不过传统项目的不乐观催动了各家公司的人员调整,而这放大了信托业本就居高不下的人员流动率。

 

现在,信托业似乎正在经历某种“更新”,这不仅仅体现在传统业务的收缩上,也体现在对更多类型金融人才的渴求上。“优胜劣汰”,李华这样评论信托行业人员的流动。“任何行业都会有淘汰,一年淘汰10%到20%很正常,这种情况本来就在发生,而且在项目不好做的时候会愈演愈烈。信托公司需要跟上时代,当前的经济形势加剧了这种更新。”

 

新年伊始,信托公司经营业绩纷纷出炉,如华宝信托、新华信托等公司净利润下滑引起市场关注。“华宝信托也属于变动比较大,从高管到内部团队大范围更换”,北京某信托公司财富管理高管吴明(化名)称,“去年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都是调整期,再加上整个大环境,信托公司就遇到资金充裕、资产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

 

在类投行制的信托行业,收入与业绩挂钩,较为严格的业绩考核机制让信托行业从业人员一直以来就有较高的流动性,而在经济下行通道中,信托公司在融资对象的选择方面也趋于谨慎,对于许多信托公司而言,融资业务部门的主动收缩已经成为正在实施的选项。

 

李华透露,信托业现阶段淘汰率最高的部门是财富管理销售团队和业务团队。“包括我们公司,未来在传统业务的发展上都会趋于谨慎,不想走得太快,在人员淘汰的基础上,传统业务方面也不想大规模招人,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考虑。”李华说。“去年上半年,某大型信托公司把他的固定收益业务几乎整个停掉了,团队都走了,相反,把精力都投在了证券类业务上,这也算是不少公司当时共同的路子,跟公司的业务导向关系很大。没想到紧接着证券类业务又做不下去了,所以接下来又是一轮的团队调整,不过也没有那么快,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吴明表示。

 

走掉的员工们都去哪了呢?李华告诉记者,除了部分人员流向券商、基金乃至P2P以外,大部分人仍然是在信托行业内流动。“做熟不做生,作为业务人员来讲,领域基本都是定型的,熟悉融资类业务的人,当然还是希望继续从事这类业务,所以真的离开信托行业的人不多。”不过值得疑问的是,如果大多数公司都选择了主动收缩,传统业务人员的蛋糕或许会越来越少。

 

信托业协会刚刚公共公布的2015年四季度行业数据显示,信托融资类业务占比为24.32%,比三季度再次下滑2个百分点,对于信托业而言,融资类业务独当一面的时代似乎已然成为过眼云烟。

 

吴明介绍到,打造一支可能规模不大,但足够精干的团队是目前信托公司的优先选项,不同于过去“广撒网”的模式,公司在传统业务方面“精挑细选”,同时,提高合作方的粘性:“今天帮他做一单债权融资,明天就可能给他做一股权融资、并购,‘一条龙’的方式就做下来了,而这就需要业务团队有更强的把控能力,各个方面的人都得有。”

 

现在,让李华犯愁的,不是人员的大范围流失,而是如何快速处理手中源源不断递过来的简历。在他眼里,信托业已经度过了某种不稳定的迷茫期,而开始走向成熟稳健。

 

李华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信托业转型本身带来的需求,另一方面,P2P等行业频繁爆发问题以后,许多人员也开始涌入信托业。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末,信托业实现营业收入1176.06亿元,较2014年末的954.95亿元同比增长23.15%。相较2014年14.70%的同比增速,2015年经营业绩表现良好。这样的经营业绩似乎足以给予从业人员一颗“定心丸”。“虽然不能说是最高,但信托公司给的平均待遇水平在金融业里绝对是不低的,所以担心信托业没人做是无稽之谈。”李华说,“各家公司都在招人,首先,底层的业务人员从来不缺,我们需要找的是有更强管理能力的人。”

 

有趣的是,在很多信托公司的招聘计划里,招人标准越来越高,人员的类型也越来越广。“过去可能银行过来的多一些,现在券商的、律师包括研究人员等等,事实上信托公司都在招。”李华称,整个行业的对文凭等硬件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211、985大学的硕士生是基本条件,如果这个不满足,根本就过不了简历初选。”

 

这样的招聘计划背后也显示了面对金融混业,信托公司拥有足够大的野心。过去几年,增资、铺设财富中心、建立形形色色的子公司已成为信托行业的“标配”,朝PE、股权投资等方向转型逐渐成为发展共识,而这就需要更多类型金融人才的入场。“现在信托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互联网的崛起,这对我们来说毫无疑问是争抢客户,大家都在搞财富中心,好的产品、效率较高的销售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李华说,“业内在这方面出现分化,主要的问题就出在,你提供的产品跟客户的需求已经脱钩得很厉害,现在做投资类业务,把握客户黏性十分重要,对于相较市场化的信托公司来说,就需要足够丰富的产品线,同时有一个效率高的营销团队。包括泛资产管理、家族信托等等。”

 

目前,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已经迈入“16万亿大关”,不过,在吴明眼里,这样的增长仍然属于“惯性”,而投资类、权益类产品等创新方向给信托带来的创收仍然十分有限。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