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投资要闻 > 中国经济迅猛增长背后的风险因素

中国经济迅猛增长背后的风险因素

2011年01月10日 01:49
<< 认真履行入世承诺 稳步开放金融市场 | 国务院就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四点重要意见 >>
发布者:[风险投资家]  TAGs:[]  
字体:    

    凤凰卫视一月八日消息:香港大公报刊发魏加宁的文章认为,基于改革开放及入世﹐中国经济猛速增长。不过﹐在增长的背后﹐应同时心存忧患意识﹐认清前路的风险所在﹐才可防患未然。能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计有﹕外围美元仍然弱势﹑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势头愈来愈盛﹔中国财赤扩大﹑银行不良资产﹔科技迭新速度太快﹐增加了外资在中国大陆设厂的风险说形势大好﹐理由主要有三﹔首先从发展的角度看﹐过去一年经济走势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经济的自主增长因素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增长势头良好﹐经济增长速度可望达到百分之八左右。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到二零二零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和民心。 

    如果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到二十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时﹐广大老百姓根本想象不出「翻两番」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实际生活有何相干﹐而在学术界更多的人则是心存疑虑﹐如今﹐有了过去二十多年之经验﹐广大百姓已经能够体会得到﹑想象得出这次的「翻两番」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而学术界里也有更多的学者对实现「翻两番」充满信心。所有这一切﹐势必对促进投资﹑刺激消费﹑加快二零零三年的经济发展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 

    入世促进结构调整 

    其次从开放的角度来看﹐应当说明的是﹐二零零二年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在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各行各业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实现的。前不久﹐中国顺利通过了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年级考试」﹐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既没有出现外国人所担心的中国政府「失约」的现象﹐也没有出现国人所担心的那种因履行承诺而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现象。 

    恰恰相反﹐因入世而带来的扩大吸引外资﹑加速改革进程﹑促进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正面效应却明显地显现出来﹐这在金融﹑汽车等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显然﹐入世第一年的宝贵经验﹐对于今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入世的正面效应﹐防范和抑制其负面效应﹐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再从改革的角度来看﹐说中国目前形势大好﹐最主要的还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百分之八﹐超过了年初的预想﹔也不在于我们在入世后的压力之下竟然引进了五百亿美元的外资﹐首次位居世界第一﹔最最重要的成就恐怕还在于改革的形势空前的好。 

    当心负面风险因素 

    回顾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历程﹐总结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三条﹕ 

    一是在分析和把握经济形势时把问题和风险估计足﹐把困难想得多一点﹔ 

    二是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要留有余地﹐不满打满算﹔ 

    三是在政策措施方面积极进取﹑全力以赴。 

    因此﹐每到年底﹐我们就会因成功实现预期目标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增强国内外的信心。 

    根据上述经验﹐在当前的大好形势面前﹐我们仍然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自欺欺人。应当看到﹐在这大好形势的下面﹐经济运行中也还潜伏着不少隐忧﹐存在着不小风险。 

    所谓风险﹐其定义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的风险主要有﹕外部风险﹑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技术风险。 

    外部风险﹕美伊开战 

    首先看外部风险。二零零三年外部世界的头号风险就是美伊战争。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打伊拉克似乎决心已定﹐但是战争一旦打响﹐战争进程能否真的如美国人所期待的那样速战速决则尚无定论﹐而战争的爆发对世界石油市场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乃至整个世界和平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是无人能够说得清楚。 

    即使除去战争因素﹐二零零三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起伏不定﹐仍处在徘徊之中﹔欧洲经济低迷不振﹐拉美金融动荡不断﹔日本不仅经济一时难见起色﹐而且日圆贬值势头将对亚洲经济的恢复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新的威胁。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将对二零零三年中国的进出口形势和经济走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财政风险﹕赤字扩大 

    其次看财政风险。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国债依存度也愈来愈高﹐此外﹐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粮食企业亏损挂账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隐性债务或者负债。除中央财政的风险日积月累之外﹐地方财政尤其是乡镇基层政府的财政状况更是令人堪忧。巨大的财政风险不仅制约着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且威胁着整个经济的安全运行。 

    金融风险﹕银行坏账 

    再次看金融风险。经过多年防范金融风险的努力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的金融风险虽然从总体上讲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银行不良资产不仅已经剥离的一万四千亿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新增部分又达到了一万七千亿元﹐而这还仅仅是国有银行的﹐其它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中也有一定的不良资产﹐究竟如何处置目前尚无良方。 

    至于近年来为配合「国债项目」而搭进去的「银行配套资金」将来有多少能够如期偿还则是个未知数。除银行以外﹐一些较小的证券公司在经过股市的几轮大起大落之后也有些支撑不住了﹐而一些老的国有保险公司也存在着不小的利差损。总之﹐金融风险仍然严重制约着对经济增长的资金支持﹐威胁着中国的金融安全。 

    此外﹐我们还应当特别注意防范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尤其是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风险转换的可能性更大﹐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技术风险﹕生产过剩 

    最后看技术风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技术更新已呈加速之势。这种现象即使是尚处于工业化过程之中的中国也已经体验过多次﹐手机替代寻呼机﹑ VCD﹑ DVD替代录象机﹐其更新速度之快﹐令许多厂商措手不及﹑损失巨大。这种风险﹐不仅中资企业有﹐就是外资企业也同样存在。有分析表明﹐亚洲金融危机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些外资企业在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以及中国大陆低水平重复设厂﹐最终导致生产过剩。 

    避免风险由中方承担 

    近年来﹐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在东亚各国重复设厂﹐而且在中国大陆各地也重复设立多家企业﹐先是主要云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又转移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或其它地区﹐利用各地政府竞相提供的优惠政策﹐使用中资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依靠各地竞价提供的廉价土地(近年来﹐一些地方基层政府用十分廉价的补偿金将不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打发走﹐然后将土地高价倒卖给外商﹐自己从中牟取暴利﹐但由于土地尚未商品化﹐级差地租尚未形成﹐以及各级税务部门未能及时收取相应的土地转让税﹐因此对外商企业来讲﹐其所获得的土地还是相当廉价的)﹐重复投资办厂﹐而其所拥有的所谓「高科技」则是在欧盟﹑日本等国家正在淘汰或者即将淘汰的技术。 

    有美国银行界人士预测﹐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浪潮将在三至五年之内形成﹐届时﹐现有的许多「高新技术」都将被无情淘汰。不难想象﹐一旦新技术产生﹐即使是上述在中国投资办厂的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也将有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而风险则有可能由中方承担。这种事情虽然不大会在二零零三年内马上发生﹐但是在二零零三年我们鼓励投资﹑吸引外资和引导投资方向时﹐却不得不加以认真对待﹑从长计议。 

    总而言之﹐在大好形势面前﹐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风险所在﹐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使大好形势能够长期保持下去。 

 
打印 】【 收藏 】【 推荐

相关阅读:

·暂无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