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研究 > VC论巨头联姻:没羞没臊合体 考虑过创业者感受吗?

VC论巨头联姻:没羞没臊合体 考虑过创业者感受吗?

2015年11月02日 09:19    来源:中国风险投资网    管理员04

    虽然快到哀“单”遍野的11月11日,但今年创投圈完全不缺联姻好戏。如果说年初的滴滴快的合并还让人瞠目结舌,随后的58赶集,美团大众看客们已经明显淡定很多。10月26日携程去哪儿宣布在一起,大家更是眉头轻挑一声长叹就过去了。

     行业第一第二在一起,渐成常态?豪门联姻,灰姑娘们还有逆袭的机会否?巨头瓜分市场,投资人们还愿给小喽啰们一个温暖的靠山吗?或者,你的金主,心里也盘算无数回,想把你卖个好价钱?你有想过,自己的归宿是过五关斩六将独立敲钟,还是傍着BAT缠缠绵绵到天涯?

     揣着一肚子疑问,创客君草拟六大问题,分别采访了顺融资本合伙人夏伟峰、王亚雄,菁葵资本合伙人蔡景钟,逐鹿资本投资总监卓威舜等四位投资界大咖。

     是蜜糖还是毒药,看你段位!

     1、10月26日携程去哪儿在一起,今年还有58赶集在一起,滴滴快的在一起,美团大众在一起,您觉得未来这会成为新常态吗?

     顺融资本合伙人夏伟峰:互联网有三个核心指标——流量、转化率、留存率。现在B2C领域正处在流量竞争的阶段,未来是在留存率和转化率上竞争。而在流量的竞争上,其实很多领域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比如说快的和滴滴为什么合并?两家打拼的时候,谁也打不过谁,然后两家合一家的时候就看到他们马上转化。有了大量相同的用户,往拼车、租车、代驾上转,转化率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在流量竞争阶段,合并是因为谁也赢不了谁,如果我能赢你是肯定不会这样的。包括e代驾和神州租车,也是流量处于弱势的时候合并。我们尊崇的规则刚开始是流量,完了是转化率再就是留存率。

     2、当这些行业第一第二在一起的时候,其他中小创业者还有机会吗?

     顺融资本合伙人王亚雄:现在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进入新的行业前,首先要看这个行业到了什么阶段。如果这个行业在刚开始是有很多的公司了,你就不要做了。这么多的公司PK会剩下几家,老大和老二合并掉,其他的就都死掉了,所以要注意切入的时机。

     菁葵资本合伙人蔡景钟:携程与去哪儿合并,占据的OTA市场份额还是有限。加上他们的产品以标准化的大交通为主,覆盖不了全部市场,所以途牛和同程还有机会成长。另外对于行业第三第四以及新进入的创业者来说,还是有空间的。行业第一第二在一起,如果过于同质化,有可能走到一起,但是创新的机会永远存在。携程的案例就是,如果不创新,不去拥抱移动互联网,被替代也很快的。

     逐鹿资本投资总监卓威舜:我们认为一个行业内有B轮公司出现的时候,其实基本格局已经定下了,同一个细分领域内的小公司机会就不多了,此时做内容提供者会比做平台更靠谱。创业不是说一定要做平台的。

     泡沫的时候B轮有很多VC会投,很多瞎投的,但是B轮一般是PE介入,PE的标准一直没有放松过,非格局初定不投的。当然也有无可奈何,VC的A轮钱套牢了,不投就打水漂了,就和买股票有的人会一直补仓,一个道理。

     3、如果一个行业巨头合并了,投资人会再进入吗?为什么?

     顺融资本合伙人王亚雄:投资人也好,BAT也好,创业企业都是像赛马一样的,看前几名,后发的出来晚了一点机会都没有,挑也挑不上。

     菁葵资本合伙人蔡景钟:一个行业巨头合并了,并不等于这个行业真正完成了市场的瓜分,做得大,不一定是做得强。即使做强大了,投资人会再进入细分、重度垂直、或者模式创新的领域。我们也会投,不过比较谨慎。

     逐鹿资本投资总监卓威舜:投资人不会再进入,因为机会渺茫。投资机构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处于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如果不是深仇大恨,没必要在格局已定的情况下还拿自己LP的钱去硬碰其他投资机构已经投了的巨头公司。

     4、对于你们投过的项目,你们有做过促成合并的“怂恿”吗?可以接受您投的项目是被合并的一方吗?

     菁葵资本合伙人蔡景钟:我们投过的项目,做过这样的“怂恿”,如果模式可以颠覆,应该去尝试。比如在房产服务这个领域,有人认为创业的窗口期关闭了,但是我们经过分析之后,发现原来的模式还不是最终的形态,还有机会。未来即使不能独立上市,被行业的老大老二并购也是一种退出方式。

     逐鹿资本投资总监卓威舜:我们不会去怂恿什么,行业第一第二合并的概率本身就是很高的,竞争到一定地步还是以和为贵,一直竞争没什么意思。如果是烧钱的,后续的融资也会遇到很大阻碍,PE机构不会将自己的投资成功率放在50%的位置上。合并还是被合并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都是退出渠道。

     5、看这些合并案例,不难发现一个逻辑,这些巨头走在一起背后都有BAT的影子,现在的创业者是不是不跟他们一起就没有机会了?

     菁葵资本合伙人蔡景钟:巨头最后走在一起背后都有BAT的影子,不一定。这些巨头也投过很多项目,他们即使用到了BAT的流量资源,也没有长大,比如很多死掉和即将死去的上门洗车上门养车。但是B2C的流量资源对大部分项目仍有很大吸引力,我的意思是现在的创业者,在很多领域还是有机会跟BAT合作的。BAT慢慢会在细分领域里面找机会,越是到后期,他们投的项目可能很小。

     逐鹿资本投资总监卓威舜:BAT的资源和资金是非常雄厚的,创业者跟不跟BAT也是创业者自己的选择,自己建立资源和融资的确有一定成本。但也没有说必须要跟BAT的,不还有Facebook这样的靠山嘛,当然有能力独立上市也是很正常的。

     6、过去说害怕BAT抄袭,现在说害怕BAT不投?对创业企业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归宿吗?为什么?

     菁葵资本合伙人蔡景钟:是否跟BAT合作,还是其他的平台合作,要看流量是否能够转化,是否可以协同。有的项目,可能直接跟58合作更好呢?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