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知识 > 虚荣型消费

虚荣型消费

2015年03月14日 02:23    编号08

 

 

 

儿童节攀比花费“节节高”

 

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不少家庭带着孩子“集中消费”了一把,游玩、餐饮、礼物等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家长都相当慷慨。家有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姚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儿童节当天的消费情况:“今年儿童节是周五,单位给有孩子的女员工放了半天假,我又请了半天假,目的是带孩子好好过个节。上午我和孩子去了水上公园游乐场,中午吃了必胜客,一共花费400元;下午带孩子去买衣物鞋帽,一套耐克套装、鞋帽,花去了1300元;晚上吃了烤肉,看了场儿童舞台剧,花了400多元,合计下来超过2000元。”

 

姚女士平时工作繁忙,和孩子一起游玩的时间很少,每年儿童节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去哪玩、买什么都是孩子说了算。“一天花了2000多元,已经是我月工资的一大半了,说实在的挺心疼,但现在的家长都舍得为孩子花钱,自己不花也不行。孩子们到了学校,聚在一起会向同学们‘炫耀’父母带自己去了哪儿游玩、买了什么礼物,自己的孩子没有像样的礼物怎么行呢?”姚女士无奈的说,她倒不是鼓励孩子去相互攀比,主要是怕他在同学面前难堪,这种情形此前就出现过。“前年儿童节,我所在的单位上级来检查没法请假,孩子爸爸也正好出差,便没有带孩子去过节。当时觉得孩子才5岁,少过个儿童节没什么。当天,孩子也没表现出什么,但转天从幼儿园回来,孩子找我大闹了一场,原因就是别的小朋友都有漂亮新衣服、好玩的玩具,而他却什么礼物都没收到。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年再忙,我也要带孩子去过节。”

 

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六一”期间,商家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大打“儿童”牌。在各大服装商场,儿童服装都被摆到了显眼的位置,价格则动辄三四百元,诸如耐克、阿迪达斯、米奇等品牌的一些童装价格甚至超过千元。这么贵的童装有人买吗?一位导购员说:“现在的家长可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了,孩子穿得好才能显示家长有实力,现在许多世界顶尖的服装品牌都有了儿童装,价格比这些还要贵得多,一件上衣几千元的都有。”在数码玩具卖场,同样是随处可见的家长和孩子,法拉利仿真儿童电动车、ipad平板电脑、iphone手机……“六一”儿童节礼品清单上,这样的礼物已经并不鲜见。而为了让孩子尽可能感到满足,有些家长在节日里不惜一掷千金,无形中刮起一股儿童节日消费的攀比风,也让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感到压力和无奈。

 

记者手记

 

从30年前的一块橡皮、一支铅笔,到如今的ipad、iphone,近些年,儿童节的礼品价值飙升了几千倍。孩子们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家长们也往往一掷千金,加之相互之间的攀比,结果把儿童节当成了集中消费的日子。一项调查显示,全国0至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八成的工薪阶层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

 

 

在记者的采访中,家长们对孩子高消费的解释大多是:怕孩子在同学面前没面子,只有给他尽可能好的、贵的。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主导下,家长们觉得自己是“痛并快乐着”。真的如此吗?在教育专家看来,儿童消费的攀高趋势,除了家长心疼孩子外,还有要面子、搞攀比等心理在作怪,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要求奢侈消费,往往是家长自身的虚荣心在作怪。一些家长为了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不仅喜欢用昂贵的服装和名牌用品“武装”自己,而且还不惜金钱包装自己的孩子,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舍得为孩子投资的问题。其实,把儿童节过成购物节并不可取,用贵的礼物来衡量是否关爱孩子往往会带来负面作用,容易形成孩子奢侈浪费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家庭的亲情,不光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心灵的沟通更能影响孩子的发展,一本好书、一起游戏……比起“一掷千金”的高消费,让孩子回归快乐本真,或许才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虚荣型消费之二 购物只买名牌 高薪难逃月光

 

穿着Armani的短袖,脚蹬Ecco休闲鞋,背着Hermes真皮挎包……出生于1983年的小董,衣着打扮紧随潮流、爱好名牌,这一身装扮接近3万元。小董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目前月入过万元,在他这个年龄段算得上是高工资了。“说实话,我挣的钱都用来买这样名牌服饰、鞋包了,时不时还要找父母救济一下。”小董说。

 

小董告诉记者,他的家庭环境不错,从小就是穿着品牌衣服长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他热衷名牌消费的习惯。“以前都是父母买什么,自己穿什么。等自己工作了,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和女朋友去逛了当时天津专门出售高端品牌的商场,里面各式各样做工考究的国际品牌衣服、背包,真是让我眼花缭乱,从那一刻我便加入追逐名牌的行列。记得第一个月的工资是6000多元,当时也算是高工资了,那一天给花了个一干二净,换回了一套西服。”就这样,小董对名牌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每年的工资几乎全部用来购买名牌服装,节假日无不是穿梭在各大卖场。“说到购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背的这款名牌包,逛街看到后一下就喜欢上了,售价25000元,正好是我三个月的工资。为了买这款包,我三个月没主动约过朋友出去娱乐,给父母象征性交的伙食费也暂停了,连以往出门就打车也改成了坐公交车,真是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开支。但令人遗憾的是,三个月还是没攒够钱,最后不得已找父母借了5000元才买了下来。拿到包后,我着实兴奋了一段时间,还拿去在包的内侧喷上了自己的名字,额外花了1000元钱。”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