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三大陷阱
陷阱1 理财产品收益巨亏
去年底,不少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空纷纷冒了出来,先是东亚去年理财产品到期后出现“零收益”,随后星展银行QDII产品曝出亏损20%。其实,这不是一家、两家外资银行出现的事情。记者统计发现,渣打一款代号为200710的QDII美林“聚焦亚洲”理财产品,曾出现了近半巨额亏损。花旗的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日本股票和贝莱德世界金融基金(欧元),也曾分别亏损48.45%和42.75%。
数据显示,2012年到期且披露收益信息的银行理财产品共有19219款,其中有160款理财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而且还有7款产品实现零收益,让部分投资者吃了亏。在零收益的产品中,外资银行竟是主力军。东亚银行的“如意宝系列4之美元5年期”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4%,实际收益为0;渣打银行的“市场联动系列—中国概念交易所交易基金挂钩结构性存款”预期收益为10%,实际收益为0;星展银行亦有3款产品收益为零,另外,星展银行还有一款产品名为“2011年股得利系列1114期12个月工行H股挂钩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EZDP”,实际收益是-10%。
点评:外资银行频陷“理财纠纷”并非没有原因。比起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发行的QDII(境外代客理财)产品数量要多得多。而这些QDII产品大部分是以股票、汇率、基金、大宗商品为挂钩标的结构性产品,不仅不保本,且多涉及金融衍生品,产品设计和理财协议条款极为复杂。特别是前几年,部分外资银行在销售过程有瑕疵、风险提示不及时、赎回机制不畅、亏损信息隐瞒等问题频现,因此,客户“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巨亏的“陷阱”。经历了金融危机冲击后,外资银行在理财市场恢复声誉和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陷阱2 对账单工本费收费过高
去年11月份,花旗银行被曝光“96页的对账单被收取4200元天价工本费”,储户王先生为此状告花旗银行,要求银行退款并赔礼道歉。2011年10月,王先生为了做财产证明到该银行打印开户以来四年多的对账单,共打印94张A4纸,被要求交4200元的打印费。按照当时花旗银行的收费标准,补制12个月前的纸质对账单每份100元。
随后,花旗银行就调整了个人银行服务费率。12个月以上的对账单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00元(或等额外币)/每份/每月,最高收取1000元。2012年4月1日,花旗银行再次降价,对账单打印费调整为打印12个月以上的对账单收费为每份/每月30元,最高限额300元。
点评:尽管花旗银行已将费用全部归还给王先生, 并且法院的一审判决已驳回王先生赔偿以及赔礼道歉的诉求。但是,花旗银行账单收费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市民心中已形成阴影。难道外资银行的高端不在于高标准的服务水平、服务方式,而在于高标准的收费?
陷阱3 捆绑存款方可享优惠利率
去年12月份, 多家外资银行网站挂出信息:临近年终,部分外资银行对外币存款上调利率,限时促销。不过,优惠要求储户接受“人民币+外币”的存款组合。汇丰银行(中国)官网广告显示,该行一年期优惠存款利率最高可达美元1.45%;澳币3.8%。而当时中资银行1年期美元和澳元存款利率挂牌价分别为0.8%至1.25%之间和1.375%至1.65%之间。东亚银行也实行外币定存利率限时优惠,等值5万美元起存,美元6个月利率可优惠至年化利率2.35%。
不过,此次外币存款利率优惠不是无条件。在渣打中国,客户必须同时存入15万元的新增人民币存款,才能享受优惠利率,星展中国也要求存款组合中的人民币新增存款本金最低为10万元。
点评:外资银行一直是走高端路线,但为了完成存款目标不得不随行就市,进行高息揽存,这也是银行业竞争的常规手段。但是硬性规定市民要搭配存入一定数量的人民币,显然是“搭售”,有失大行风范。而且,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未必划算。以5万美元为例,按照东亚银行外币存款优惠,6个月美元定存利息折合人民币约为3600多元。存入中资银行等值的人民币6个月的利息为4700多元,比存入外资银行利息高出1100元。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