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集团享受危机下的机遇 逆市筹资彰显投资实力
<< 百仕通精神教父施瓦茨曼投资眼光独到 不做恶意收购 | 9月19日创业板交易全网测试 将采取T+1交易模式 >>
发布者:[Venture Capital] TAGs:[]
上海市日前批准百仕通集团在浦东设立总额为50亿元的人民币私募基金,而另一个国际私募巨头——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在亚洲继续按自己的节奏和策略在运作。虽然小额投资不是凯雷的最有赚头的投资模式,但是这却是它在中国行之有效的投资方式。
凯雷集团目前管理的总资产超过350亿美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投资于收购、风险投资、房地产和杠杆融资。截至2009年3月31日,凯雷集团管理着64支基金,涉及资产约845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凯雷目前已经在就设立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并发起人民币基金等事宜与上海市有关部门积极磋商。 逆市筹资彰显实力 国际金融风暴一度使包括百仕通、KKR和凯雷在内的私募巨头遭遇资本瓶颈,但2008年3月以来,凯雷集团在全球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投融资活动,投资总额约76亿美元,筹资18亿美元。2008年5月,凯雷收购了北美交通设备运营商ITS Technologies Logistics的控股股权,收购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美国政府咨询业务,收购希腊一家企业73.54%的股权,并协同另一私人股权公司JMIEquity,收购加拿大采矿解决方案公司Gemcom软件公司。 凯雷集团创始人之一鲁宾斯坦曾表示:“我们的经营模式不应该依赖一种业务,多元化的投资使得我们洞悉投资领域的各种机会。” 今年6月30日,凯雷投资集团宣布,旗下亚洲增长基金(CAGP)第四支基金完成募集,募集资金总计10.4亿美元。今年3月,该基金已完成首笔投资,投资给中国的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Ellassay),金额达1.5亿元。目前凯雷的亚洲增长基金团队管理的资本总值超过20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政府养老基金和金融机构。第四支基金中有40%的资金来自新投资者其投资对象也瞄准了亚洲的民营企业。 而此前凯雷的亚洲增长基金的第三支基金先后在亚洲市场进行了22项投资,涵盖能源、消费品、教育、医疗和媒体等十几个领域,其中80%投资在中国和印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凯雷有多看好亚洲民企。 参股太保获益不菲 早在2005年,太保集团与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在上海签署正式协议,凯雷投资集团33亿元参股太保寿险24.975%股份,刷新了中国内地单笔私人股权投资纪录。2007年4月,保监会批复同意中国太保向凯雷新增发行133330万股,增资的价格为每股4.27元。而同时凯雷向中国太保转让其持有的4.99亿股太保寿险股份,转让价为凯雷当初的认股价。交易完成后,凯雷持有太保19.90%的股份。 今年7月16日,中国太保被搁置近一年的H股发行计划正式宣布重启,凯雷无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对于想从太保身上获利的凯雷来说,这是一个绝妙的好消息。 当年太保在A股招股说明书中承诺:将发行不超过9亿股H股,且H股发行价格将不低于A股的发行价格,届时凯雷持有的A股股份可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转换成H股。凯雷要在A股套现,必须要在禁售期3年之后,但在H股就没有限制。这一承诺显然有助于凯雷避开A股“三年禁售期”,可以直接转换成H股,短期获利。分析人士估算,凯雷此次投资收益或为其投资额的七倍。不过,太保H股上市计划还有待于本月31日股东大会的批准。 相关阅读:
|
|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