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光友薯业拟私募融资1亿元 计划创业板上市
<< PE管理办法“难产” 亟待确立多部门监管框架 | 全票通过 国美电器融资花落贝恩资本 >>
发布者:[Venture Capital] TAGs:[]
“我们目前正在打造一个百亿红薯产业的实施计划,未来10年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一年以后,电话那头的邹光友恢复了信心。 2008年,5.12大地震使光友薯业遭受重创,仅集团厂区的直接损失就达2000多万元,其在绵阳周边地区的薯业生产基地基本上荡然无存。 时隔一年,目前光友薯业的生产经营已经完全恢复到震前的状态,2009年力争实现3个亿的销售收入。 从1992年创业至今,光友薯业17年间做到了年产值2.8亿元。 要在未来10年做到100亿,这是横在邹光友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方便粉丝专家”技术制胜? “我们去美国开拓市场的时候,希拉里接见我们,我们送了两碗粉丝给她吃,她很高兴。” 说起2007年在美国向希拉里“兜售”光友粉丝,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邹光友至今兴奋不已。 相比十几年前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粉丝的情景,邹的确有兴奋的理由。 1982年,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毕业后,邹光友先后被安排到安县、三台县政府工作。 1990年-1992年,在担任三台县建设区科技副区长期间,邹光友受命把甘肃的红薯高产技术引入当地,使得建设区当地的红薯收成增加近两成。 只可惜,红薯价格低廉,薯农并没有因增产而增收,而红薯也大多被用来喂猪。 从小吃红薯长大的邹光友对红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薯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也让他倍感困扰。 1992年,邹光友决定要挑战自己,辞去科技副区长职务,成立“绵阳光友特产技术开发公司”,开始搞红薯粉丝研发、加工和销售。 2009年福布斯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显示,2007年,光友薯业销售额达1.3029亿,而据统计,2007年,全国方便粉丝市场的销售规模约7亿元。 十几年过去,邹光友的光友薯业已经成为国内方便粉丝行业的主导企业之一,产品销售网络不仅覆盖全国各地,还销往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地。 目前,光友薯业与绵阳2万多户农民有合作协议,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技术创新”是光友薯业实现蜕变的一个秘方。 1992年,邹光友运用生物净化脱色技术,改变了传统红薯粉丝粗、黑、沙的特点,生产出细、白、柔、润的精白红薯粉丝,并以其爽滑的口感赢得了顾客。 这是邹光友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也使得红薯粉丝的价值大大提高。 那一年,他赚到了5000多元的“第一桶金”。 创业伊始,邹光友就在琢磨:能否让人们像吃方便面一样,吃红薯粉丝? 1997年,他终于研发出方便粉丝,使光友粉丝跻身快餐行列,这项技术不仅增强了光友产品的竞争力,甚至添补了中国乃至世界方便食品行业的空白,同时为邹光友赢得“方便粉丝之父”的称号。 2000年和2005年,邹光友又先后发明了无明矾粉丝和全薯营养粉丝,完成了第三、第四次粉丝革命。目前光友粉丝和光友薯类加工设备先后获50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10项。 技术改进不断为光友薯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邹光友也把“方便粉丝专家”作为标榜企业的广告语。 “光友现在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技术。”邹光友称,他每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300多万元。 光友的官方网站显示,光友薯业目前还从事粉丝加工设备销售和有偿技术转让,包括其新近的技术成果无明矾和全薯技术。这部分收入约占其整个销售额的1%。 既然技术是光友薯业的核心竞争力,转让技术不是在自我削弱吗? 邹光友的解释是,我们不卖还是有人卖,我们卖还可以让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能够参与竞争,同时也可以培养竞争对手,激励光友继续进行技术创新。 而光友薯业的内部员工透露,他们是在有了更好技术的基础上才转让之前的技术成果的,所以不会影响光友的竞争力。 后来者反超光友 然而,从销售额上看,一直强调技术创新的光友粉丝,作为方便粉丝的开山鼻祖,却被后来者白家粉丝反超。 资料显示,2008年,白家粉丝销售额超过4亿元,在业内已占据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光友粉丝最大的竞争对手。 成立于2001年的白家粉丝是从一家广告公司起家的,创始人陈朝晖深谙广告营销之道。 白家粉丝成立伊始,陈朝晖就想到将介绍川西风俗民情的几十万张DM广告单散发到各地。白家粉丝正式投放成都市场后,短短一个月就在各大商场、超市火爆热卖。 此后,陈朝晖又启用主持人汪涵、刘仪伟等作为品牌代言人,每年在广告推广中投入上千万元。 国内方便面企业的第一品牌康师傅。在其2008年财报中,对品牌有这样一段理解:一个企业的品牌在客户心中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这个企业在市场当中竞争力的强弱,现在的商业竞争实际上是在顾客内心当中展开的。 达晨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晏小平认为,对于快消品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品牌营销能力,史玉柱是很好的例子。 邹光友说,他不在乎竞争对手的数据,也不愿去谈论别人的多或少,只管自己做得如何。 但他心里很清楚:“它(白家粉丝)在市场营销这一块有它的长处。”在他看来,技术和品牌营销哪个都不能丢。 尽管邹光友也摸索出了“四化”营销模式(客户拜访生动化、理货陈列生动化、广宣告知生动化、导购促销生动化),但与竞争对手白家粉丝相比,光友薯业仍是一个技术主导型的企业。 未来,加大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和地面促销力度是邹光友的计划之一。 前不久,他还特地到成都召开媒体座谈会,希望媒体帮忙推荐一些擅长宣传报道的专业人才到公司任职。 争夺200亿市场 时代已今非昔比。 曾经填补了方便粉丝市场空白的邹光友今天面对的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市场。 光友薯业的员工这样给记者算了一笔帐: 6公斤鲜红薯可加工出12碗全薯营养粉丝,而1公斤鲜红薯的成本约0.3元,1碗全薯营养粉丝价值5元,所以,6公斤鲜红薯价值约1.8元,而12碗全薯营养粉丝价值60元,由此,红薯粉丝使红薯增值34倍。 算透这笔帐的绝不止光友薯业一家。 方便粉丝企业遍地涌现,除白家粉丝、扁担姑娘等品牌外,山东龙口的传统粉丝企业也在投资方便粉丝,其中以龙大食品集团规模为最大。 方便粉丝行业几年来30%以上的增长速度也让面临行业饱和局面的方便面企业垂涎。 据悉,白象、华龙、统一、南街村等方便面企业均已推出方便粉丝。 甚至一度有人声称,方便粉丝有超过方便面之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的方便面市场规模已达三四百亿。那么,方便粉丝有多大的想象空间?是否可以超越或者替代方便面? 四川的一位VC认为,方便粉丝企业要撼动方便面企业几十年的市场和品牌积累,也没那么容易。 邹光友也有同感:方便粉丝不会替代或者超越方便面,但他强调,即使作为休闲食品,考虑到中国的消费市场,方便粉丝的市场容量也很大,可以做到方便面规模的20%左右,即约200亿元。 白家粉丝公关部主任胡远强认为,未来5-8年内,方便粉丝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完全可以从不足10亿扩大到100亿。 上述VC却不那么乐观,他说,“方便粉丝行业的天花板比较低,如果没有把大家的消费习惯引导到‘没事就吃一包’的话,很难做大”。 无论如何,邹光友要做的是,把全世界红薯产区的资源整合起来,共走红薯之路,不仅光友得到发展,其他人也得到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邹光友计划建一个光友国际薯业中心,下面再建一个光友国际贸易中心、一个光友薯业集群和一个国际薯业基地,分别负责国际贸易、红薯加工和技术研发。在此平台上,实现10年100亿的梦想。 引进更多的股东是邹光友接下来解决资金和资源问题的途径,他愿意从目前的绝对控股地位后退到上市以后的相对控股。 在IPO之前,邹光友还计划至少私募融资1亿元。 目前,光友薯业正在做内部结构的改造,希望把位于秦皇岛、河南南阳、内蒙古和南充的四个子公司与灾后重建项目,即四川光友薯业整合在一起上市。 因此,其在2009年登陆创业板的计划也推迟到最快明年。 不过,目前国内还没有方便粉丝企业上市的先例,如何博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将是光友薯业必须要跨的门槛。
相关阅读:
|
|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