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风险投资
2009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刚刚落幕,这场思想盛宴留给东道主湖北的思考却回味无穷。其中,如何利用风险投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让风险投资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风险投资正当时 说起风险投资,许多人也许并不理解,可说起腾讯、百度、新浪、携程、阿里巴巴等公司,你也许就不陌生了。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无一不和风险投资有关。 如何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引进风险投资,抢搭创业板快车,成为未来的知名企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15日参加风险投资与企业发展论坛时,不少专家认为,创业板上市后,风险投资将进入黄金时期。 放眼湖北,正是一片风投热土。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园和孵化器已经建成,经过培育的、基本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达到100多家。此次申请创业板上市的鼎龙化学、华中数控等8家企业中,风险投资基金参与的就有7家。 难能可贵的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具备“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湖北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业投资体系。截至2008年底,实际运营的创业风险投资及相关管理咨询公司有55家,总注册资本额度达50亿元,而民间资本和外资在创投资金中的比例正在迅速增加。 风险投资新动向 就在一个月之前举行的产学研洽谈会上,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日本大和SMBC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一支规模4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批1亿元的投资将在年内落实。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近年对解决政府、社会资本、银行和企业矛盾的积极探索。这类基金,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开花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30个市级以上的地区纷纷设立创投引导基金,总规模超过100亿元。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万寿曾指出:“政府出1块钱,引导基金带动的系数超过50。” 2008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后,我省及时行动,设立了首期规模1亿元的省级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该基金为中部地区首批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通过基金的成功运作,实现了财政资金10倍以上的放大效应,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据初步统计,引导基金首批合作机构拟投资项目投资额共计超过3亿元,项目涉及装备制造、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