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投人物动态 > 熊晓鸽:用风险投资帮助中国企业

熊晓鸽:用风险投资帮助中国企业

2016年02月08日 05:58    网站管理员007

 

熊晓鸽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在那之前我在湖南湘潭钢铁厂做了4年电钳工。1977年我考上湖南大学学英文,毕业后分到原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研究生部做翻译,并兼任英文教师。

 

我们研究生班里的主课老师是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我觉得你作为一个记者是非常有潜力的,但如果不到美国去学习,你永远成不了最好的记者。”后来他帮我写了推荐信,我很顺利就申请到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奖学金,1986年秋天去了美国。当时我把自己在国内的财产处理掉,买了一张机票和一些衣服后,兜里只剩下38块美金了。我揣着这38块美金就去了美国,现在想来都害怕。

 

1987年,我硕士毕业后留校攻读国际关系与传播跨学科博士学位,同年底因获得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而转校学习。1988年暑假时,全世界最大的专业出版公司Reed的美国子公司想在中国办一本《电子导报》的中文版,就请我帮他们做。这家公司1989年后退出中国,我就在美国负责采编亚太地区的电子行业和风险投资方面的新闻。那时候开始接触风险投资,到硅谷去跑新闻也认识了很多风险投资商和创业者。

 

当初出去是因为想知道另外一个世界在发生什么事,到了那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就会觉得有很多东西在中国可以实现,可以在中国发扬光大,这是更重要的事情。我在美国工作的三年中,学到了媒体行业里的很多新东西,特别想回来一展身手。当时我所在的《电子导报》是一本免费赠阅的管理类刊物,每期的发行量不足8万份,但年收入最高达到5000多万美金,员工才50个人,等于人均年销售额是100万美金。那时候觉得它的做事方法、销售、刊物定位、市场等都是国内不熟悉的,我就想我学到了这么多东西,为什么不赶紧回国去把这些东西在国内运用呢?这个感受特别强烈,就像一个小孩得到好玩的玩具,就想找同伴们一起来玩。

 

1991年8月,公司决定派我到香港去工作,回国前我申请说想再把《电子导报》中文版做起来,但公司把我的方案否决了。我就给IDG董事长麦戈文写了封信,说公司派我去香港对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我想回国做出版。

 

我是1988年秋在弗莱彻学院一个晚宴上认识麦戈文先生的,我客串给他和荣毅仁先生做翻译。我写信后,麦先生当天就邀请我加入IDG。我到香港的第一个礼拜,他就把聘书寄给我了。我于是到深圳,1991年8月的深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年轻人聚集在那里热血沸腾,我更觉得应该回国来了,就马上在聘书上签字。

 

当年11月我正式到IDG上班,12月我就到北京找到《国际电子报》,把这份报纸合并到“计算机世界”公司里,变成了现在的《网络世界》,这是我到IDG做的第一个项目。麦戈文在中国做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是1989年1月投资太平洋比特体育器材公司,我回国后帮这家公司找了一些海外订单,那年公司扭亏为盈赚了200多万元。麦先生因此觉得除了出版以外,在中国风险投资这块业务也应该大力做起来。1993年6月,IDG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家风投公司——上海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我是第一任总经理。1999年以前,我们是以IDG内部的一个部门来做,1999年互联网热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变成了合伙人制,使大家能够在一个团队里很平等的交流。团队的凝聚力很强,这么多年比较稳定,这在同行里面是很少见的。

 

我的身份跟其他几个合伙人不太一样,我同时还是IDG在中国的法人代表,出头露面的时候比较多,类似于发言人的角色。我们12年来投资了100多个公司,评估了几千家公司,创造了几万个就业机会,也创造了一些亿万富翁,这都是很高兴的过程,当然也比较辛苦。

 

  我们专注于早期投资,早期是最难做的,但也最令人兴奋,风险和回报率最高。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又是做投资人的黄金时代。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些喜欢做的事情,把我在美国从事专业出版三年所学到的经验介绍给国内同行,亲手参与了一些刊物的转型和创立,并且把美国风险投资的做法引进到中国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