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案例 > 境内投资三支力量蓬勃发展

境内投资三支力量蓬勃发展

2013年11月29日 02:17    网站管理员

 

行业中的大多数管理者,放弃了此前丰厚的收入和不错的社会地位,投身其中,从零开始,接受新的挑战。不过,现在还没有到举杯庆祝的时候,人才短板已成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对冲基金行业正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系列积极因素正推动这个行业阔步前行:政策环境开始转好,金融工具越加丰富,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传统的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开始部分引入对冲策略,更有一批具有专业对冲策略和团队的对冲基金管理人,活跃在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

  昔日大佬钟情对冲

  近些年来不少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乃至总经理纷纷公转私,而对冲基金是不少大佬转行的一个方向。原财通基金[微博]总经理陈东升卸任基金公司高管后也选择了对冲基金作为他新的人生起点。

  今年初辞去财通基金总经理职务后,陈东升满腔热忱投入了国内对冲基金的浪潮中,在他看来,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发展期,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股东是一些江浙老板和公司管理层。言语之中,陈东升对同安投资的未来充满期望。

  新的办公场地装修未完,同安投资临时借用了永安期货在长泰国际的几间办公室。尽管初期地方不大,但投资实力却不可小觑。

  陈东升选择的办公场地,也颇有深意。隔着马路相对的大楼,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不远处紧挨着的一栋楼,是上海期货大厦。而国安投资最核心的资源,便与期货有关。陈东升带领6位同安投资的核心投资成员组建了一个对冲基金实验室,由专业商品期货、股指期货成员对管理的账户进行实践操作。他们有的是永安期货从业十多年的操盘手,有的是陈东升在财通基金的旧部,实战经验丰富,专业素养一流。“实验室实行单一账户管理,一个账户最少3000万元以上规模。客户群主要针对一些家族企业等。”陈东升说。

  另一边,在距离中金所、期交所不远的福山路上,曾经的公募大佬莫泰山单干后成立的博道投资也选择在这里办公。英雄所见略同,博道投资的第一只产品博道精选1期也引入了对冲机制,将会适时、灵活运用沪深300(2439.285, -0.25, -0.01%)股指期货合约进行对冲操作,管理系统性风险,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

  像陈东升、莫泰山这样的从公募退出转型后做对冲基金的大佬还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仅在上海就有30多人,陈继武、胡斌、陈海峰、吕俊等都是其中翘楚。很多人做此选择的原因在于看中国内对冲基金的广泛前景。“对冲基金家族还在不断扩容,速度超过以往。随着单边市一去不返,利用多种衍生品对冲工具来对冲风险,做绝对收益,是未来大势所趋。”陈东升说。

  在深圳,也有一些致力于对冲的私募基金,例如2011年由多头策略转型为量化对冲基金的挺浩资产。挺浩资产董事长康浩平[微博]告诉记者,近些年股市比较低迷,因此由原来的单边做多转向采用股指期货来对冲,采取程序化交易模式,在现货市场下跌的时候,股指期货是赚钱的,这样能够对冲掉部分市场风险,使绝对收益成为可能。

  三支力量蓬勃发展

  随着监管逐步放开,中国对冲模式的瓶颈正在打破,各类金融工具不断丰富,市场容量进一步加深,商品期货、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转融通、国债期货已经推出。未来股指期权、个股期权、商品期权、股票T+0等也会陆续推出,中国的大环境越来越适合对冲基金的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国内对冲基金行业包括民间高手、海外机构以及国内专业资管机构三支队伍。

  从2011年初国投瑞银等基金公司率先在专户产品中引入对冲投资策略至今,3年来公募基金在对冲策略方面屡做尝试,但整体进程并不快,仅有部分基金公司的专户产品将对冲策略作为重点。“中国公募基金规模现在是3.5万亿,涉及到对冲的规模大概也就几十亿,很少。做期货对冲的规模也不大。”一家期货公司人士认为,对冲基金与证券、基金、期货、信托、寿险资管和私募基金市场的融合会加速,ETF套利交易、趋势交易、高频交易、量化投资等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比之下期货公司做对冲的经验更加丰富。“我们做第一笔对冲的时候,大概是1994年,做绿豆套利。当时,很短时间里50万元就变成1000万元,那时候钱还比较值钱。觉得套利很新鲜,觉得这比绝对投资还挣钱。从此以后,我们对这个东西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绿豆开始拓展到其他商品,慢慢还做铜的境内外套利。”一位永安期货人士说。

  民间的对冲基金高手也大有人在。“我们做期货接触的人相对较多,很多做对冲的朋友来自民营企业,他们除了在国内市场投资外,甚至还参与海外市场。我有一个朋友做了8年,每年收益率有60%到80%,而且收益曲线很稳定。”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对冲基金也开始加速在中国布局。2013年9月,首批上海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试点基金名单公布,包括全球第二大对冲基金英仕曼、美国橡树资本等在内的6家海外对冲基金共获批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47亿元)QDLP额度,每家公司将分获5000万美元。尽管初期家数不多、额度也不大,但从长期来看,海外对冲基金大佬争夺国内对冲基金客户资源的意图非常明显。

  地方政策大力支持

  国内对冲基金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各地对私募机构发展的大力支持。除了一些税收优惠区,还有专门针对对冲基金的园区,主要涉及房屋、税收、后台服务等方面。近期,短短一个月间就有上海、深圳两个地方的私募园区成立,显示了地方政府对对冲基金发展的重视。

  2013年4月13日,江西首个私募基金创新园区正式落户共青城,其目标是成为国内私募基金首选注册地、国内私募基金孵化基地、私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基地,面向全国所有券商、期货公司的客户;也不仅仅限于支持对冲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而是支持全国各类私募基金。

  10月18日,上海对冲基金园区于虹口北外滩正式开园,陈东升和莫泰山等12家对冲基金机构首批入驻,这一园区聚集了对冲基金人才和企业,研发创新金融产品,欲打造中国对冲基金的“硅谷”。据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对上海对冲基金园区发展提供了企业、人才和配套服务三方面大力扶持。例如,新引进的私募基金在虹口购置办公用房享受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租赁自用办公用房在一定条件下补贴年租金最高比例为80%,入驻政府提供的园区办公用房在一定条件下免租金,以及会议举办、课题研发、市场拓展等多方面优惠,对高管和技术骨干有住房补贴、人才奖励以及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优惠。

       11月5日,深圳市光明新区私募基金产业园区在光明新区举行开园仪式,光明新区设立“新区私募基金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于满足条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提供各种奖励、补贴和相关工作经费。

       政策规定,对于公司制企业,自其获利年度起,前两年新区以相当于其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新区实得部分的100%的金额予以奖励,后三年新区以相当于其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新区实得部分的50%的金额予以奖励;公司制企业聘任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合伙制企业聘任的合伙人以外的高级管理人员,新区以相当于其当年在新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新区实得部分的60%的金额予以奖励等等。

   上海浦东新区民生路一带是国内私募核心所在地,天津滨海新区也制定了相关支持私募发展的政策,集结了一批合伙制私募企业,前华夏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高调入驻深圳前海新区,显示了私募在选择注册地时对税收优惠的重视。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2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1684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中国互联网学会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