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案例 > 洋河的故事

洋河的故事

2011年01月10日 05:07

作为A股 “新贵”,洋河股份(002304.SZ)近日备受市场关注,虽然是二线白酒上市公司,但其总市值高达1200多亿元,与行业龙头——贵州茅台(600519.SH)1800亿元的总市值属于同一量级。

11月23日,在多份研究报告及众多资金的推动下,洋河股份最高摸至283.80元的历史高位,然而,在洋河股份冲击300元大关之际,高达总股本三分之一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也如影随形。进入12月,洋河股份并未出现研究报告中的上涨,而是在260元下方盘整。

第一高价股

一年前,当洋河股份刚刚公布招股说明书时,大多数市场人士没有料到这将是未来的中国A股第一高价股。因为在洋河股份之前,白酒行业有太多的龙头。

在上市之后至今年3月底的5个月里,洋河股份虽然也表现强劲,但总体则一直在100元附近盘整。同一时期,大盘则出现了相对较大幅度的震 荡,中金公司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师认为,“洋河股价的稳定,主要还是因为机构的原因。”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洋河股份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占流通股总数 的23.02%。

而从今年4月份开始,洋河的股价开始一路上涨,这一时期,机构在洋河股份流通股中的占比也迅速增加。

中报显示,截至6月底,洋河股份流通股中的机构投资者比例达到48.08%,与此前相比翻了一番,而虽然三季报的数据降为41.09%,但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却少了,筹码更为集中。

实际上,虽然洋河股份目前的流通股本已经达到2亿股,但大部分流通股还在原先的限售股股东手里,在外流通的股本还是最初上市时的4500万股。

而且,4500万股中大部分在机构手中。数据显示,今年一季报、中报和三季报披露的流通股前十名几乎全部是公募基金、保险等机构,前十位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就超过了1000万股,占20%以上。

由于机构持股相对稳定,因此4.5亿元总股本的洋河股份的股价,仅仅由5%左右的筹码所决定。而贵州茅台的股本结构则相对宽松很多,数据显示,除大股东之外,贵州茅台的近40%的筹码都在外流通。

因此,上海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洋河股份的股价完全是机构抬起来的,只要机构一致行动,洋河很快就会被打起来。”

除了筹码非常集中之外,洋河股份成为第一高价股的另一功臣就是大量而且非常具有“诱惑力”的研究报告,而这些报告与另一件对洋河有着重要影响的事情——限售股解禁如影随形。

解禁与成长性

在世纪证券分析师张毅看来,近期不断出现的洋河股份研究报告,似乎与解禁压力有着某种关联,而“回顾2007年时的中国船舶(600150.SH),洋河股份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11月8日,多达1.55亿股洋河股份限售股开始上市流通,这部分股份占全部4.5亿股总股本的34.57%,而此次洋河股份的解禁压力可以说主要来自公司内部。

同时,此前以PE目的进入洋河股份的机构也似乎开始套现。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的信息显示,11月23日,共有100万股的洋河股份通过深交 所大宗交易平台卖出,而卖出方都来自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姚港路证券营业部。巧合的是,南通正是洋河股份第四大股东南通综艺投资有限公司的注册所在 地。

中国民族证券分析师刘晓峰指出,单从数量和股价的角度来看,本次限售股解禁压力的确较大。按11月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的限售股价值高达354.42亿元。

然而,就在解禁压力出现的同时,机构对洋河股份的调研也可以频繁起来。

从11月初以来的20多天里,至少有四家研究机构发布了近十篇关于洋河股份的研究报告,其中一些研究机构甚至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两篇报告。而这些报告基本口径完全一致,也就是“高成长性将化解解禁压力”。

11月19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童驯发布研究报告称,洋河股份将会颠覆资本市场对白酒行业的传统观点。童驯给予洋河股份的评级是维持买入,目标价则是“惊人”的350元。

半年前,机构对洋河股份的合理估计也只是百元而已。海通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赵勇在3月初对洋河股份设定的合理股价为110-120元。

事实上,管理层个人的高比例持股,“应该是一把‘双刃剑’。”深圳某基金公司的专户负责人表示,“虽然可以认为内部持股将有利于公司做高股价的冲动,但也有可能是股价上行的阻碍,因为管理层持股解禁之后,兑现的压力会随时存在。”

同样在19日,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也发布研究报告维持对洋河股份的增持评级。而在其报告中,唯一提及风险的仅有“高档产品市场开拓受阻”这一句话。

或许是这样的观点打消了市场对管理层解禁压力的担忧,洋河股份在11月19日和22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涨停。

报告与操作的矛盾

“其实从情理上来说,洋河股份这个时期的确受人关注,研究机构密集的发布报告也是正常的,但在洋河股份估值已经如此高的情况下继续推荐买 入,而对风险基本不谈则比较少见了。”一直关注洋河股份的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高管告诉本网记者,“最近我们已经在陆续减仓一些洋河股份了,至少可以做一些 波段操作。”

而南京的一位私募负责人甚至表示,“我们持有的洋河已经基本上卖掉了。”在他看来,对于这么大的解禁压力,洋河的高成长性似乎来得太“及时”了。

“本来在今年四月前还在百元附近徘徊了多个月的洋河股份,从3月初宣布对双沟酒业的收购之后就开始进入快速拉升的走势。”上述私募负责人表 示,“我们也是冲着这个进去的,但到现在,股价已经很‘惊人’了。”虽然以申万为首的研究机构对洋河股份非常乐观,但据本报记者了解,同样看好洋河的投资 机构却在操作上尽量回避。

“回顾2007年的中国船舶,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洋河股份高估值形成的原因。”张毅说,2007年9月3日和13日,当时股价在200元附近的中国船舶开始接受2.5亿股限售股的解禁压力,而这批限售股的数量占当时总股份的比例高达95%。

而同一时间,中国船舶也抛出了定向增发的方案,让市场感到其高成长的未来,2007年10月11日,中国船舶最高摸至300元整数关口。

张毅回忆说,“当时有机构的研究报告甚至认为中国船舶可看高到450元附近。”但在触摸到300元之后,中国船舶就一路震荡走低,最终一年后回落至30元,仅一年之间,股价整整下跌了90%。

中国民族证券分析师刘晓峰指出,单从数量和股价的角度来看,本次限售股解禁压力的确较大。按11月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的限售股价值高达 354.42亿元。从11月初以来的20多天里,至少有四家研究机构发布了近十篇关于洋河股份的研究报告,其中一些研究机构甚至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两篇报 告。而这些报告基本口径完全一致,也就是“高成长性将化解解禁压力。”

相关阅读:

搜索商业模式背后..[9.1]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2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1684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中国互联网学会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