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货币政策”护航猛进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4.64万亿元

2019-03-21 15:10:49

时间如梭,眨眼的工夫,2019年第一季度已经过了一大半。毫无疑问,延续着2018年黯淡形式,2019年开年的基本面并不明朗,中美贸易战的严峻性不减,“离场论”、“阴谋论”充斥其中,让人对2019年报以期待的同时也掺杂担忧。

在一片质疑中,2019年前2个月经济表现优异,A股元气大涨,不断上升,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久违的活力。从最新披露的数据中不难发现,在稳健“货币政策”护航之下,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加快,商业银行扶持小微、振兴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码,资本市场的各方主体也有望为民企发展“锦上添花”。

无论是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还是融资环境的持续向好,2019年,民营企业的获得感都会比以往的年份更加强烈。

从数据透视金融“服务实体”效果

最近,央行公布了2019年1月份金融数据,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元,同比多增881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对于1月社会融资规模实现迅速回升,央行相关负责人给出这样解释:201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增速就由小幅回落转为平稳较快增长,1月份延续了这一态势。除此之外,债券融资大幅增加、商业银行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支持力度加大也是促成融资规模增速的重要原因。

整体上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提升既反映了货币政策传导正在边际改善,支持了实体经济,又改善了市场预期,而且当前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在业内看来,相关数据的反弹符合预期,前期的宽货币宽信用政策开始见效,预计社融增速在小幅度范围内延续回升。

此外,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上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2019年1月,小微企业贷款延续了2018年下半年以来“量增、价降、面扩”的发展态势。截至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165万户,1月份增加26万户,同比多增7万户。

为了让更多贷款流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8年末以来,金融机构不断放出实招数,方式不断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码。据央行相关负责人透露,具体措施包含: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扩大央行担保品范围;调整宏观审慎评估(MPA)政策参数,扩大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增长空间,增设考察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和债转股工作的专项指标;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提供长期资金并执行比MLF更优惠的利率;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加强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地督导等多个方面。

能够看到,从财政部推行政策到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正向调控,再到各金融机构的多重并举,“几家抬”的解决办法正在不断发挥出作用。在助力民企上,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的路径日益清晰。

“大招释放”资本市场有望“搅动”民企活水

对民营企业而言,2018年以来政策上的惠及无疑使民企的发展环境进入了新的篇章,进入2019年,监管层的提振并未止步,从中央到地方,频繁出台的政策、释放的声音为民营经济带来了更多的“阳光雨露”。

2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要求各地认真落实。总结来说,意见的核心除了有调动民营银行在内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还对资本市场提出多项改革要求,释放了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力度、拥抱民营企业的积极信号。具体包括: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加快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进度;抓紧推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加快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研究支持民营企业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支持资管产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通过监管部门认可的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参与化解处置民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监管层“释放大招”,打出金融服务“民企”的组合拳,发挥资本市场的带动作用,极大地提振了民企信心和预期。新华社发表评论,资本市场理应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从新股发行、定向增发、股票质押,到中票、短融、可转债、公司债,股权、债权多种融资方式可以为民企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而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诸多功用,得益于改革,得益于资本制度的不断完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意见挥出的政策“组合拳”既有系统性又具针对性,从供给端、需求端乃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出创新制度,从根本上打通民企融资壁垒、消除融资堵点。要加速政策落地,尽早产生实际效果。

助力民企机构集结再出发

对民企来说,横亘在发展路上的重要难关是融资的高山,解决融资难题的主要抓手在于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这也成为政策层面积极发挥商业银行的助推作用,调动民营银行在内符合条件的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

当然资本市场包括万象,能够提供资金支持,解决民企融资难的主体不仅限于银行。发挥证券类金融机构的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同样符合监管初心。所以意见支持资管产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通过监管部门认可的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参与化解处置民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另辟蹊径助力民营企业发展。让资本市场全方位助力民营企业,使其能够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进一步激发风险投资对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同样也能盛放出另一种灿烂。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优秀头部平台,恒昌一直在探索新金融生态下的定位,积极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升级。在洞察经济宏观趋势、新金融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坚持数字化、国际化、财富升级化的“三化战略”,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恒昌也不断携手更多金融领域合作伙伴,将财富人群活跃旺盛的投资需求引入到那些有价值、有前景、有活力的新经济产业中,从而实现业务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未来,恒昌将以风控管理作为压舱石,以金融科技创新作为业务驱动“扳手”,实现

金融服务从普到惠再到智的高质量提升,完成新金融发展的华丽“蝶变”。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